风华印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华印包  >  正文

一位“拓荒者” | 追忆我院首任院长张天祥

2022/06/22      点击:

  【题记】

  张天祥1949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7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3年9月在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1970年调任陕西柴油机厂,曾任车间主任。1974年,他调入陕西机械学院,1982年至1994年期间,历任机械三系副系主任,印刷技术装备系首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成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994年担任印包学院首任院长,1996年12月退休。


  在印包学院工作的20多年,正值印包学院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发展关键期,张天祥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主导者。正是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印包人以“争做急先锋、敢当弄潮儿”的时代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印包学院、为我校乃至我国印刷包装高等教育的发展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一份值得铭记的历史功绩。

  远见卓识 印包学院发展的开拓者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日益繁荣,我国印刷业蓬勃发展、迅速壮大,行业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1984年2月,历经10年招生的我校印刷机械专业从原来的机械三系独立出来,单独建系,名为“印刷技术装备系”,张天祥即为首任系主任。

  此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印刷技术也正面临变革,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的王选在当时提出:“中国要抢先淘汰铅字,引领汉字印刷技术的进步。”凭借敏锐的技术触觉,张天祥意识到,印刷业即将迎来一场颠覆性革命。

  “当时系里老师们都在做印刷机械和印刷工艺方面的研究,张老师率先提出将微机控制原理引入教学,牵头成立了‘电子技术教研室’,在印刷机械专业中加入数字控制技术课程。”信息科学系教师顾桓回忆恩师时这样说到:“当时计算机还是个稀罕东西,能够将传统印刷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思维。”

  “电子技术教研室,就是今天信息科学系的前身。”原印包学院副院长、信息科学系教授张二虎这样说,“正是以张天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印包人的高瞻远瞩,让系里赶上了由“铅与火”逐步向“光与电”时代的转型,更拓展了印刷系的发展路径和服务面向。”

  左一为张天祥

  1987年,“印刷技术装备系”更名为“印刷包装工程系”。当时系里面对的一个关键难题是:没有学科。1989年,系里成立了以董明达、张天祥等为成员的学科申报小组,启动学科申报事宜。由于当时国家的学科目录中没有“印刷工程”,为此,申报小组经过广泛调研、多方论证,在翻阅了大量的政策文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后,决定以“信号与信息处理(印刷图像信息处理)”为目标进行学科申报。

  为此,张天祥多次赴南京向当时的机械电子部学科评议小组详细说明“印刷图像信息处理”与“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内在联系,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最终经国家教委批准,印刷包装工程系获得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印刷图像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此,系里第一个硕士点、第一个学科同时建立起来了,这是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标志着当时印刷包装工程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开放办学 中德合作的推动者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逐渐向教育、文化领域拓展。作为当时全国首个创办“印刷机械”专业的院系,发展中的我校印刷系也吸引着国外同行的注意,中外印刷高等教育先驱者的目光即将跨越千山万水,发生历史性的交汇。

  1985年春末,德国斯图加特印刷大学(现为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副校长海尔曼教授赴西安进行学术考察,受该校校长魏斯特教授委托,顺道了解当时的陕西机械学院是否具备合作可能。

  刚刚独立不久的印刷系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历史使命,得知这一消息,作为系主任的张天祥十分高兴,他意识到这是一次发展建设的重要机遇。经过商量,张天祥等人决定主动出击。

  可是,除了知道德国的大学代表团来西安进行学术考察的消息之外,其他更多的信息,张天祥他们无从得知。他们没有见过海尔曼教授、也不知他所在的旅行团体、更不知他下榻哪个宾馆。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强烈的发展愿望激励着张天祥等人,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找遍了当时外国人经常居住的酒店,如大海捞针一般,用并不流利的英语,一个一个询问,最终在当时的朱雀酒店门口,从一大堆“老外”中,竟然就找到了海尔曼教授!

  1985年德国斯图加特印刷大学副校长海尔曼教授访问陕西机械学院(左起第一位为张天祥)

  在张天祥等人的热情相邀下,海尔曼对学校进行了全面考察,并与我校领导和相关人员会面。时间过去37年,已经没有多少资料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复原那段历史,但从结果来看,张天祥等人的努力和执着赢得了德国朋友的重视和认可。

  回国后,海尔曼教授向魏斯特校长作了汇报。在合作事宜和资金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下,德国斯图加特印刷大学就决定与我校建立校际学术交流关系。自此长达30多年的两校校际友好合作交流拉开了序幕,这是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魏斯特校长1998年获颁外国专家“友谊奖”,图为原国务委员宋平为其颁奖

  2019年卸任后的魏斯特教授再访我校,我校领导与学院领导亲切会见并合影留念“学院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的长期合作是学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次创举,为学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汲养和机遇。”印包学院院长方长青教授这样说。

  2019年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Johannes Regenbrecht一行 来我校访问调研

  孜孜不倦 科研创新研发的实干者

  80年代初,由冷排工艺代替传统熔铅铸字热排工艺的一代照相排字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应用更为深入广泛的的新一代照相排字机。“在张老师看来,计算机代表着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顾桓说。

  张天祥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对印刷技术的作用,他自学计算机及其开发技术,并创造性地将机光电融合应用到新型照相制版设备的开发上,带领课题组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由微机控制的半自动照排机,1984年,由他主持完成的“计算机控制HUZ-2型照相排字机”科研成果被机械工业部授予二等奖,这也是学院办学历史上的首个省部级科技奖励。

  “应该说,这个奖的分量是很重的,这项科研成果中体现的先进技术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是前沿的。”原印包学院院长周世生教授说。

  作为一名“拓荒者”,张天祥行走在时代变革的前端,没有先例可循,他是探索者,也是领路人。“张老师在工作中非常勤奋和敬业,他的勤奋常常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都感到惭愧。”顾桓回忆说,“他在实验室经常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吃住都在里面,白天黑夜连轴转。我们私下里常说:张老师就是个精力旺盛的‘超人’。”

  做起科研的张天祥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也有困难面前不松劲的定力和静气。有一次,他带领顾桓和其他几位师生承担一项重要的军工项目,在项目进行到后期联调的时候,碰到诸多困难。项目组成员关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编程序、焊电路,就在项目验收的前一天晚上,由于雷电串扰,系统电路板“砰”地一声炸了。

  “当时我们都傻了,心想明早项目验收肯定赶不上了,但张老师很冷静,要求我们立刻尽最大努力修电脑、重新焊电路。”顾桓说,“其实我们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张老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没想到的是在他的把关和要求下,我们在最后一刻竟然真的修复好了!”时隔多年,顾桓依然难忘那次经历,“后来我们总结,应该是张老师早年工厂工作的经历使他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准备有经验也有办法,这给了他处变不惊的定力和韧劲。说真的,那次事情之后我们对张老师更佩服了。”

  言传身教 青年成长的引路人

  1996年12月退休后,张天祥又连续十年担任教学督导工作,他关注专业发展,关心年轻人成长。时任系主任的张二虎回忆起邀请张天祥指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示范答辩的经历时说到:“示范答辩的前一天,他早早就来到学校,主动对学生汇报进行指导和把关。那一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系里拿到了首个‘毕业设计先进集体’的称号。”

  无论是研究生毕业答辩还是论文评审,张天祥始终平易近人,实事求是。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张志刚说,“张老师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态度也十分友善,没有任何架子,不管是对我们年轻教师,还是学生,他都是本着爱护的心态,对于具体的问题都会有中肯的意见,而且理念和看法都很明晰、紧跟时代步伐。可以说,每次听了他的点评和指导,感觉很有收获。”

  2005年,印刷工程系教师刘琳琳被学院推荐参加学校讲课比赛,张天祥正是他的指导老师。回忆起这段经历,刘琳琳说:“张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家里,非常热情,手把手指导我授课形式、如何准备课件,以及区分重难点,最终我在那次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也是当年学院的最好成绩。”

  “那时我刚入职,张老师告诉我,‘站好三尺讲台是教师的本职,这是良心活。讲一个小时的课,你得按八个小时去准备’。”十七年过去了,刘琳琳始终没有忘记张天祥当初给予他的这份指导。

  “胸怀宽广、严谨治学、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成果丰硕”,周世生在追思张天祥教授时满怀深情地说道。在他看来,张天祥正是以满怀对事业的热爱,勇担使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锲而不舍地辛苦付出,奠定了他在学术界和行业中的地位,也为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学院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

  记者手记

  采访张天祥院长生平事迹的过程,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深入了解和整理学院历史的过程,更是一次深度触摸和感知老一辈印包人胸襟气度与精神品质的过程。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前行、发展壮大的艰辛和不易。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正是秉承“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张天祥、董明达为代表的老一辈印包人筚路蓝缕、坎坷奋进,成为了我国印刷包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拓荒牛”,也为国家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蓬勃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今天,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印包人的拼搏精神,在探索创新中薪火相传,在接续奋斗中努力前行!